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性别平等教育系列9】 铆工露西和女人码头 ——谈职业的性别隔离

2017-02-17 冯继有 冯继有

上文我辨析了“男主外女主内”,认为这种家庭的性别分工是不平等的。有人就提出,这也是没办法,现在女性虽然能够外出工作,但很多工作不适合女性啊。

哪些工作不适合女性呢?

比如一些重的体力活呀,这也是照顾女性嘛?

的确,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职业中的性别隔离(sexsegregation)现象,女性难以进入某些被视为是“男性的工作”。例如以体力劳动为代表的职业:司机、搬运工,以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名声、强调专业的工作,例如医生、律师、大学教授。而有些工作则被认为是“女性的工作”,通常是类似于家务劳动的关怀性工作,如家政服务,护士,幼儿园老师以及大多数的服务业。

如果一项一项地讨论某工作适合或不适合女性,不仅大费唇舌,而且容易跑题。其实,“替代效应”就能够简洁有力地证明职业性别隔离的荒谬。我们还是从两个案例说起吧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政府、企业和媒体积极劝说妇女参加工作,将近700万妇女响应号召,其中40万参加军队,200万走进工厂,打造军舰和飞机,她们的代名词是“铆工露西”(Rosie the Riveter),出自画家诺曼洛克威尔为一份杂志绘制的一幅女工像。

海南岛儋州白马井渔港是一个出了名的“女人码头”。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这里一天的鱼货交易量能达到一万多吨。如此庞大的交易背后,“掌舵”操持一切的,竟都是女人。这里的男人只有一样工作,就是打鱼。除此之外的其他包括分类、搬运、过秤、打包、交易等辛苦活,全由女人操办。(《海南女人码头 男人只是配角》,2015年1月10日《羊城晚报》

如果没有战争,大家以为露西不适合做铆工;如果男人忙得过来,也会觉得女人不适合“掌舵”。很多传统认为不适合女人的工作,其实只是没有给女人机会、信任和支持。不信,你就让女性替代一下试试。

打破职业中的性别隔离,才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。特别要注意不能以关心照顾的名义,剥夺女性的就业权利。例如,有女性应聘快递员工作遭拒后提起诉讼,邮政速递公司认为,“不招女的”不是性别歧视而是保护女性。然而我国《劳动法》和《就业促进法》规定,用人用工单位,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,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。因此,法院认为邮政速递公司涉嫌性别歧视,应聘快递员的女性胜诉。(《女子要当快递员 公司拒用输官司》,2015年11月3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
“铆工露西”后来的故事尤其发人深省。二战结束后,虽然80%女性产业工人仍然希望继续工作,但她们中的多数都失业,重新为男性服务。无需替代时,“铆工露西”重新被定义为“主妇露西”。
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9月22日发表《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》白皮书中指出:2013年,全国女性就业人数为34640万,占就业总数的45%。这是性别平等的重大进展,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,消除性别分工的偏见和误解,打破职业的性别隔离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2017.2.17

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